近日,河南一辆货车从江西装载紫薯运往湖北宜城市,在南营收费站下高速时,工作人员以紫薯不属鲜活农产品为由拒绝免费通行,在交纳900元运费后才被放行。最新《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中,“甘薯”位列其中,在蔬菜别名及常用商品名称对照表中,也进一步注明“紫薯”属于“甘薯”的一种。“红薯”可免费通行,“紫薯”却被拦在门外,确实偏离了公众普遍认知与生活常识。“紫薯非薯”引发益阳科协干群热议。
有科协干群认为,建立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鲜活农产品的运输效率,更好地解决民众“菜篮子”供应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加之农业种植技术不断发展,使得蔬菜、水果的种类不断翻新,《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难免会落后于品种更新速度。这就需要建立动态鲜活农产品科普机制,让信息及时更新,让执行者免于为难,也让农产品的这条绿色通道能够更加畅通。
有科协干群认为,紫薯在过去或许不是“大众化”食材,但不可否认,近年来其已成为居民餐桌上的常客,在我国广东、湖北、福建、山东、江西、陕西等地都有大面积种植。依照上述原则,把“紫薯”纳入鲜活农产品之列,或者给其绿色通行的“待遇”,是符合政策初衷的。
有科协干群认为,这次的高速紫薯收费事件,即使是同属于湖北省的两处收费站,其评判标准都不一样,难免会让人们产生对收费标准不公平的质疑。高速绿通收费能否更加人性化,不仅需要收费站工作人员具有灵活变通的能力,遇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更需要有关部门落实好相应的政策规定。如此才能真正做到降低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成本,稳定农产品价格,守护好群众的“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