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市)区科协
智能手机缘何被变成“窃听器”引热议
时间:2023-10-13 16:59 来源:南县科协 作者: 谭宏 浏览次数:

移动互联时代,网络社交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智能手机也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物品,常常机不离手。它不只是一部通讯工具,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终端,一旦遭受网络攻击,导致手机内重要信息数据被窃取,变成移动“窃听器”持续录制并向外传输周边声音或图像,可能造成失泄密安全事故。这些风险隐患,不仅与个人信息安全息息相关,更攸关国家安全和利益,引发益阳科协干群热议。

有科协干群认为,当前,网络安全环境复杂严峻,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增多,敌对势力通过远程网络攻击成为窃密的主要手段。使用智能手机,需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带入涉密场所,避免传递敏感内容,以免造成失泄密事故。

有科协干群认为,网络窃密已成为对我国威胁最大的窃密方式。目前,手机用户存在一些带有安全隐患的使用习惯,成功注册会员后,却在同步数据后忘记及时注销其登录信息,这就导致其实际仍处于可自动同步的状态中,一旦手机丢失,“黑客”只需重新登陆,便能将数据读出,极易引发失泄密安全事故。

有科协干群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进展,人们在网络世界互通有无,共享彼此信息,这就意味着涉及计算机中的信息对全体用户都是公开的,一些窃密分子依旧可以通过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窃取手机里重要信息。只有加强保密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网络安全保密防范意识,养成良好操作习惯,才能避免因侥幸心理、大意造成的失泄密安全事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