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日报一篇《时代需要科技人才的“田野答卷”》文章受到益阳科协干群高度关注,引发强烈反响。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在人才。
有科协干群认为,要建立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机制,让更多的组织人才、技术人才加入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待遇提升等各方面建立“绿色通道”。提升村级干部队伍待遇,将其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范畴,打通乡、村两级用人渠道,拓宽村干部晋升路径,建立起一支稳定的乡村振兴服务队。
有科协干群认为,要行之有效激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多元主体的科普服务活力,推动将学术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基层合作社、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基层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内推广建立现代企业管理运行机制,以便其在市场大潮中站稳脚跟。
有科协干群认为,要充分利用村内已有的“土专家”“土秀才”,鼓励他们在集体经济中以技术入股,充分施展才华,并获得较高的经济待遇。出台更多支持农民工、大学生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就业的精准扶持政策,提升农村对创业人员的吸引力,促进城乡资源平衡有序流动,为乡村振兴提供劳动力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