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精神,增强国防安全意识,五一假期期间,科技馆精心组织“水火箭科创实验”与“国防人防知识问答”双主题活动,吸引全市百余组家庭参与,在趣味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在知识竞答中厚植家国情怀。
在科技馆户外实验区,一场别开生面的“航天之旅”火热开启。科普老师以“反冲力”为关键词,通过动画演示和模型拆解,深入浅出地讲解水火箭原理:“当高压水流从箭体尾部喷射而出,反作用力会推动火箭升空,这与航天火箭的动力原理异曲同工。”
随后,青少年们分组投入制作:剪裁塑料瓶打造流线型箭身,用卡纸设计稳定尾翼,甚至用彩笔绘制“中国航天”主题涂鸦。“我们组用三角形尾翼,这样空气阻力更小!”小学员李明展示团队作品时自信地说。
发射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随着“5、4、3……”的倒计时,各组水火箭搭载着期待腾空而起,最高飞行高度达18米。看着自制火箭划过蓝天,孩子们欢呼雀跃,现场俨然成为小型“发射场”。
与此同时,科技馆展厅内的“国防人防知识问答”同步进行。展区通过图文展板、VR空袭模拟、防空装备模型等,系统呈现我国国防发展脉络:从古代军事防御智慧到现代“钢铁长城”,从人防工程构造到核生化防护技能,全方位普及国防常识。在互动竞答环节,“红星队”与“先锋队”展开激烈角逐。“我国自主研制的航母叫什么?”“防空警报中,‘空袭警报’的鸣放规律是?”孩子们沉着应答,不仅准确说出“山东舰”“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等答案,还结合生活实例分享应急避险经验。最终,“先锋队”凭借对“无人机侦察防范”等前沿知识的掌握摘得桂冠。
“水火箭的尾翼设计和战斗机的气动布局原来有这么多相似之处!”一位孩子在活动结束后兴奋地说。不少家长表示,孩子在制作水火箭时学会了团队协作与数据记录,在国防问答中理解了“岁月静好”背后的守护力量,这种“玩中学”的模式让教育更有温度。
据科技馆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巧妙融合“科学实践”与“国防教育”,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直观感受科技对国防的支撑作用,培养“爱科学、懂国防”的责任意识。正如一位家长在反馈中写道:“当水火箭升空的瞬间,孩子眼中闪烁的光芒,正是科学与信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