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新闻
陈君石:食品安全科普也要讲“循证”
时间:2024-08-19 16:35 来源:科普中国 作者: 浏览次数:

2023年4月7日,科普中国·星空讲坛盛典以“科普共创,洞见未来”为主题,邀请院士、专家、科普创作者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与圆桌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的演讲主题为:《食品安全科普现状及新理念》



以下为陈君石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和各位嘉宾,很高兴能够参加科普中国星空论坛的讲座,我今天想用20分钟的时间跟大家交流一下在食品安全科普方面,现在的状况是什么样,另外提出一些新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我想分这样四个题目来讲:

01

食品安全科普的现状

用一句话来讲,食品安全这个领域的科普,和其他专业领域的科普很不一样,当然这是王婆卖瓜。

它的特征的第一个方面就是,主观认知很难改变。

人们生活了很多年,他的认知比较固定。比如说食品添加剂,我们一直科普说不要太妖魔化食品添加剂,但是太多的人一提到食品添加剂,就觉得不安全、不该用,这个是很难改变的。

我们食品安全上往往有一些东西,是已经形成的负面情绪。

公众对食品安全往往有一些负面的记忆、负面的情绪,所以对科普容易激发一些抵触心理,你要跟他讲食品添加剂不是那么坏的,他有一种抵触的心理,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第三方面,对技术有一些恐惧。

我们的广大消费者能够接受航天方面的、空间方面的一些新的技术,但对食品生产当中一些采用的新技术往往不认同,认为要追求纯天然的、原生态,比较反感在食物制作当中使用科技或者高科技。

所以我们要把食品安全方面“科学的共识”向“社会共识”转化非常困难,而同时高质量的食品安全的科普的材料还是非常的稀缺。



我们食品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些困境,第一个,听不懂、难破圈。

比如食品安全的这个科学信息,包括一些政策、科学的结论,一些研究的成果等等,很多仅仅是在科普圈专家“圈对圈”转发点赞传播,没有能够下沉触达到真正需要的人群。

第二个困境是所谓的“飞沫化”,很难发生影响。
即便传递的信息已经达到了铺天盖地的地步,但是公众还是反映听不懂、听不见,视而不见、字而不信,没有对促进科学认识产生什么影响力。
第三点是很难控制影响,起了反效。
某一些科普专家讲了以后,反而起到了反面的效果,引起了误解、误读,甚至产生了连锁反应,产生了对食品安全不必要的恐慌甚至风险
这就是我们食品安全科普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02

食品安全科普的国际趋势

我们稍微提到一下国际上的趋势。国际上其实和我们面临的食品安全科普的情况,是面临着相同或者说相似的情况、挑战和困境。
早期的食品安全科普主要是由自然科学家们基于自己的科普实践的经验,在技巧层面,比如说怎么能够讲得更通俗、更有趣味等等方面。这是起步阶段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但是随着全新媒介生态的巨变,食品安全的风险交流逐步进入了深水区,单以经验技巧层面的小改小革,作用不大,所以因此在国际层面上现在提出了新的解决的对策,那就是推行以社会科学为基础的循证的食品安全精准交流科普的模式。
那么,提出了比如说核心目标,这个核心目标就是要提升机构的科学的结论,不是个别的,是一个权威机构的科学结论,科学决策的公信力为信息交流的目标,而不是唯传播量论,“传播量大就是好”。

第二个主力队伍。我们传统的仅仅是自然科学家,现在的国际趋势是要社会科学家来参与,包括社会学的、传播学的、心理学的等等,而这些要支持站在前台的自然科学家。他们作后盾,来出主意,然后前台当然还是自然科学家来讲。

当然有一套方式方法的,这个我就不展开讲了,所以现在的核心目标就是刚才讲到的。



03

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科普

第三部分我要讲一下我们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既然面临着这样一些问题,我们通过思考,正在进行一些探索,来解决一些困境,刚才讲到的若干的困境。总结一句话,我们走什么样的一条道路呢?就是想走社会科学,但是又是循证的精准科普,那么这个是我们正在想办法探索的一个。

我们在屏幕上大家看到的四个关口,第一个是目标关,第二个是设计关,第三个是实施关,最后一个是评价的、评估的关。那么我们试图构建一个循证的、符合我们国家民众认知规律的、以受众为中心的精准的交流方法,我们简单地称之为“精准交流”,或者叫“精准科普”。




第一个关于目标关指的是科普首先要有清晰的目标,要把宽泛的目标精准地分解为具体的目标。这个太抽象,我举个例子来讲,就是大家看见中间的这个关于有毒蘑菇的事情。
这个野生的蘑菇往往有毒,最近已经成为我们食源性疾病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去年统计数字全国范围内大概有7000多次,而现在的发展的地区也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像贵州、云南这样一些传统毒蘑菇分布的地区,现在已经发展到城市、大城市,包括北京。所以这是我们从事食品安全方面科普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以往宽泛、传统的目标是要改变人们对于野生蘑菇的采食行为,也就是说劝他不要采、不要吃,但近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目标显得过于宽泛,不好着力。

通过前期关于采食毒蘑菇的高风险的人群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这些人群中存在一种“乐观偏差”的心理。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能够辨别什么是有毒的,什么是没毒的野生蘑菇。这个“乐观偏差”是影响采食蘑菇的关键因素。

所以我们就把宽泛的目标进一步分解为降低野生毒蘑菇的辨识能力的“乐观偏差”,就是告诉他们“你太乐观了,你不要这样认为”。
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我们设计了一个电子游戏,叫做一年一度野生菌识图大赛。这个游戏能够让观众认识到自己并不具有特别幸运的光环,没有办法很有把握地辨别毒蘑菇,包括经常采蘑菇的人。
我们降低了它的“乐观偏差”,这个就是把宽泛的目标变成一个相对聚焦的一个目标。

设计关是精准科普活动的,要进行产品的设计,主要分为4个阶段,我们要找到正确的对象,要有正确的内容,这些目标要被受众认可,能够提供改变他们行为的动力和改变的能力。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设计。

继续用毒蘑菇的例子,我们要明确我们的对象是高风险人群,也就是说对于采野生蘑菇有比较强烈意愿的这样一些人,而不是所有的消费者。它的内容是告诉他,你能不能辨识这个毒蘑菇。
我们要讲究方式,而且我们信息的来源是要非常可靠的,有一个严谨的设计过程,精心设计的科普的信息的发布能够有效触达目标、受众,是实施干预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包括4种方式和4种干预措施,比如说政策的干预、媒体的干预……也就是说,由国家颁布一定的政策,同时通过媒体来宣传,强调产品的干预,亲友相传等等。
最后是一个效果的评估
应该说对于科普来讲,效果的评估是提升科普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很遗憾这部分我们在国内一般来说都没有开展这个效果,特别是事先就应该进行的信息预测,你所传达的这些信息是不是能起到你所预知的效果,你这个部分做好了就可以避免无效地浪费科普资源。
当然其中还包括有过程评估、事后的效果评估等等,我只想说明这是我们国内做科普的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我们需要加强。

04

科普高质量发展的启示建议

科普要高质量发展,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要改变理念

从单向的我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科学的知识,变成一个双向的互动,要非常明确以受众为中心的精准科普。

第二要改变团队

从单一主体自然科学家,到双主体的协同,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双主体的专业队伍提高科普质量的供给力。

第三要改变模式

我们要推进社会科学,但是又是循证的精准的科普模式,前面讲到了,比如说要过四关,要强化受众认知的洞察,我们要加强调查研究,最后我们要规范内容。

食品安全的科普一定要用好《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修订版)》,这是面向全国发布的科普大纲,是经过我们一组食品安全的专家反复研究和对外宣传征求意见以后的最后的这样一个产物。

比较遗憾的是,据我观察,发布以后影响力不是像我们预期想象那么大,但是在这里我还是要强调,在中国范围之内你要做食品安全的科普,首先必须拜读中国科学发布的《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来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内容的规范性。

今天的讲座我需要感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门做科普、专门做风险交流的陈思博士帮助我准备了这样一些信息观点以及PPT的制作,特此感谢陈思博士,同时也谢谢大家的聆听!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