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新闻
日全食相关知识
时间:2011-08-08 00:00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 不详 浏览次数:
1、日全食是如何发生的?
    发生日全食是因为太阳靠近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的一个交点,而同时月球在距此点的最近的点上。发生日环食是因为太阳靠近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的一个交点,而同时月球在距此点的最远的点上。食既从初亏开始,就是偏食阶段了。月亮继续往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渐增大,阳光的强度与热度显著下降。当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内切时,称为食既。此时整个太阳圆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开始的时刻。
    之所以会发生日全食,是因为存在一种神奇的对称性。太阳的直径是月亮的400倍,而它距地球的距离正好也是月亮的400倍。结果,当月亮完全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对那些完全处于月亮阴影中的人来说,太阳的表面便被完全遮挡了。太阳变成了黑色,只留下一个金色的光环,天空变成了靛青色。鸟儿此时会失去方向,或者会飞回巢中,蝙蝠和其它夜行动物则可能睡眼惺忪地出来活动。
    2、日食发生有什么规律?
    每年日食最多出现5次,如果出现5次,那么一定都是偏食。地球上每年至少有2次日食。在南北极地区只能看到日偏食。每次日食都是在日出时从某一点开始,然后沿着日食带在日没时结束。从开始点到结束点大约绕地球半圈。日食一定发生在朔,即农历初一当日。此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但因太阳轨道(黄道)与月球轨道(白道)成5°9′交角,故并非每次朔日皆有日食发生,而日食发生时,日月两者皆一定在“黄白交点”(升交点或降交点)附近发生。
    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3、今年的日全食什么时间发生?有什么特点?
    今年是国际天文年。7月22日发生的这次日食,是从1814年至2309年在中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将于今年7月22日上午发生,最精彩的部分将从上午9时至9时38分(北京时间)开始,宁波全境可看到90%以上日偏食。
    本次日全食有两个特点:一是日全食持续时间长。7月22日上午8时前后将发生一次日全食,这次日全食从初亏到复圆将持续2个多小时,其中全食时间最长达6分钟。二是日全食发生在我国人口十分密集的长江流域。全食带宽度达250公里,自西向东经过西藏、四川、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等省区市部分地区,覆盖我国50多个主要城市。
    4、日全食持续期间内,可能会对地面产生哪些影响?
    与阴雨天云层遮住太阳不同,日全食发生时随着月球遮挡住太阳辐射,大气层高处的电离层也会发生一些相应变化。这暂时会对信号需经过电离层反射的无线电中波、短波通信造成一定干扰,使用超短波的调频广播、手机、无线上网等则不受影响。不过,对整个地球磁场而言,这种影响还是微小的。
    另外,2008年8月1日的日全食,新疆伊吾观测点的气温下降了8摄氏度左右,许多观测者也感到身边一下子变凉了。此次日食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这样夏季市区昼夜温差一般不超过5摄氏度的地方,又是在升温期间的上午发生,日食造成的降温不会很大。
    5、观测日全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观察太阳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太阳放射出强烈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光。紫外光不但可以晒伤皮肤,它也会对眼睛的视网膜迅速造成伤害。人类的眼睛只要直接观看太阳几秒,就可能造成永久伤害,甚至眼盲。如果透过没有适当减光设备的望远镜观察太阳,后果更不堪设想。     日偏食及日环食就不能在没有采取特安全防范措施观看。在日全食的偏食阶段,即使太阳的表面被月球遮掩了99% 时,剩下新月形成的光球层,也可以对眼睛造成伤害。不要试图用肉眼观察任何日偏食或环食阶段的太阳。
    (一)日全食百年不遇,普通市民大多不知道正确的观测方法,如果不利用专业装备就这样直视,很有可能造成永久性视力下降。特别在日全食即将结束时,如果用肉眼直视,强烈的阳光就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所以观看日全食除了用专业的天文望远镜外,普通市民一定佩戴专门的太阳防护眼镜。
    (二)对户外作业者来说,日全食期间,有可能出现气温骤降、风向变化、风速加大、天光突变、云层变化等难以预料的情况,因此,从事户外作业、行走、旅游等人群,尤其是高空作业者,此时应该注意自身的安全,在该时段最好离开高空作业现场。
    (三) 对驾驶员朋友来说,在日全食持续的这几分钟时间里,千万别忘了安全行驶,如想观看日全食,最好靠边停车,并开启双跳灯,千万别边开车边观看。(益阳市科学技术协会普及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